期待與迷茫中,2013年已走過了一半。半年來,既未見到大起大落,也未迎來期盼已久的上升拐點。然而,經濟走勢不明確的現實環境,依舊低迷的訂單,仍未擺脫的下行壓力……讓許多企業依舊如履薄冰,有的甚至面臨着嚴峻的生存考驗。大家都在問:重壓之下的突圍之路在哪裡?
上半年,市場殘酷依舊。一季度,中國機床工業協會重點聯繫的220家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-5.6%,產品銷售收入同比降低0.4%,新增訂單連續22個月負增長。這組冰冷的數據真實地描述了絕大多數廠商目前的生存狀態。
根據機床協會的調查,3月份,中檔機床銷售開始好轉,重點聯繫的企業銷售收入環比增長了54%,新增訂單降幅也進一步收窄。但這是否就是傳說中的觸底反彈?恐怕誰也不敢妄下結論。而且從二季度的市場反饋看,依然有許多企業為截不到訂單發愁。因此,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或許不會比一季度好看太多。
當前,整個行業依然面臨着許多不利因素:裝備製造業需求不夠強勁,機械行業訂單需求也持續疲軟,全球經濟依然不景氣等。然而,在看到不利因素的同時,還應該看到積極的一面,那就是市場需求始終從未走遠。德國等國外機床企業依然虎視眈眈,將中國用戶作為最重要的市場。半年來,不斷有企業接到大訂單是更有力的例証。
秦川格蘭德公司先後拿下一汽解放、紅岩汽車等企業的磨床訂單,僅前5個月就實現銷售收入5500萬元,而5月底又接到了近千萬元的合同;寶雞機床雖然產品單台售價大幅提高,但前4個月的機床發貨量就達到了2000多台;普什寧江成功簽訂超億元的精密加工中心和FMS合同;寧波艾格瑪雖名不見經傳,但一個月前訂單就已排到了8月份……
長期飢腸轆轆的痛苦自不待言。但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也一再証明,需求依然存在,關鍵是如何轉變思路找到敲門磚。馬云說,哪裡有抱怨和投訴,哪裡就有商機。這話雖然是針對創業者說的,但卻啟發我們,只有認真研究用戶的需求和困難,千方百計想辦法解決用戶的難題,真正做服務型企業,才能贏得機遇的垂青。實際上,那些不愁訂單的企業,正是因為掌握了這一真滴才在危機中成功上演逆襲。
當“轉型升級”開始成為老生常談,當市面上的各種所謂的“高端設備”開始氾濫,那些真正做到高精度、高效率、高可靠性的產品纔是用戶最需要的。因此,靜下心來踏踏實實研究目標用戶需求、以不變應萬變,效果要比怨天尤人好上百倍。
沒有人能夠真正戰勝你,也沒有人能真正拯救你。在困境面前,觀望、等待只能貽誤戰機,苦幹、巧幹才能徹底走出陰霾。所以,尋找突圍之路並不困難——它正在你的腳下。
(電子手輪網www.dianzishoulun.com轉自金諾機床工具2013.6)
